有好多贴布绣的花型在具体操作时为了方便剪布作业,都会要求出框。
虽然机器本身也有这功能,但实际操作起来远没有在电脑上来的方便,灵活,且不用去刻意设置。

所谓绣框移出功能,就让绣框移出一定距离。
这时你可以在打完底之后再在上面一定距离用手动针迹右键打入一个空跳针M,
(记住千万别用左键,如果是左键的话这一针就会下来。)要移出多少你就可以打多高。
步骤如图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出框步骤示意.gif:

上面这三个图形本是重叠在一起的,但为方便理解我将它分了开来。 

这是本人使用最多的一种方法,当然还有其它多种方法,不过这种是我认为最方便的。

所谓电脑绣花实样制版,指的是客户提供已经绣作好、形成绣花成品的花样。制版人员根据实样进行二次制版的过程,这也可称之为仿作。它与彩稿制版有以下几个比较:
(一)实样制版是别的绣花制版人员已经设计过的花样,进行二次仿制,留给制版人员的发挥空间有限,最主要的制版目的是要仿得象!并不要求一定要进行多少的改进。
(二)针对于花版来说,所选用的针法基本已经确定,二次制版人员相对减少了针法选择方面的时间投入,但并非完全照搬,一定要在不改变有原有风格的基础上进行适当调整。
(三)毕竟拿来的花样是绣作在布料上的,难免会有皱褶、变形,这就要求二次制版人员对原有花样的形状、风格做出清晰判断,尽量修正。电脑绣花制版不是“描花制版”,是需要制版人员发挥专业特长,进行二次创作的过程。

那为了能够制好实样花版,我们要做好哪些工作呢?
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点;
第一,分析原有花版在设计时的设计思路、直线、换色顺序等。那如何去分析呢?首先看花样颜色的堆压顺序,接着看同色对象的走线方向。当然有些花样在实际中看起来是不明显的,最终主要还是进行二次制版时的思路。
第二,扫描花样,做到扫描的图象清晰、明亮,易于分辨,适当借助“Photoshop”等专业图象处理软件进行调整。对于一次扫描不能完成的较大花样有两种处理方法:一是用扫描仪扫描后进行拼接(最好用专业图象处理软件)。二是用数码相机拍摄后,适当缩放,让图片符合实际1:1的大小,然后再进行制版。说到这里,顺便提一下,很多的制版人员有一个不好的习惯:往往制版时所用的图象与花样本身的实样大小存在很大的差距,他先不管大小,把花版制好后再进行缩放。个人认为,这样的制版方法存在的弊端很多:一是花版缩放后有所变形,二是针迹针法上存在不必要的问题,最终影响到绣品的质量。所以建议制版前先把底图缩放到实样的1:1大小,然后再进行绣花制版。
第三,对花版进行适度的二次美化,修正原有实样花版的一些不必要的错误。不要死板地认为仿制就是一成不变的“仿”!其实更需要的是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改进,加入自己的设计思路与审美观。记住:“仿”只是一种手段,而“设计”才是制版的真正目的。
当然了,绣花实样的二次制版与彩稿制版对于绣花对象处理的一些要素与关键还是不变的,如短、小针迹的处理、换色次数/换色时机的掌握、走线布局的安排等。 总之,对于一个电脑绣花制版人员来说,要制出一个高质量的花版,必须要有充足的准备、成熟的思路;对花版的整体布局要统盘考虑。假如制版一味求简求快,往往到最后会得不偿失。一个花版的制作,要有自己的风格与创造,这也是我们向真正的电脑绣花“制版师”迈进的目标!否则,你将永远只是一个电脑绣花制版的“工作人员”。

下 弹 簧

Φ0.6×50 Φ0.6×65 Φ0.65×50

Φ0.7×50 Φ0.7×65 Φ0.7×70(田岛样)

Φ0.8×50 Φ0.8×55

针 杆 簧

上 弹 簧

Φ0.5×107 Φ0.6×100

挑 线 簧

报 警 簧

Φ0.45×22 Φ0.5×22 Φ0.55×22 Φ0.55×23
22.png

剪线的问题一般分为,面线剪线短,底线剪线短,剪不断线。

剪线面线短:面线的长度和挑线簧的张力,线道的调节有很大关系,线道紧,挑线簧张力大,剪线面线就会短,所以剪线面线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调节:

1.检查线道,挑线簧和旋钮不要过紧。

2.调节扣线叉的高度,往高调会使面线变长。

3,调节参数,开刀角度,合刀角度越大面线越长。

剪线底线短:

1.检查合刀深度,合刀深度越浅底线越短。

2.检查扣线叉是否扣的太紧,底线的合适张力为:扣线叉扣上后用手可以拉的动底线。

3.梭壳是否变形,梭壳变形后在旋转时会影响底线张力。

剪不断线:

1.检查合刀深度,合刀太浅不能剪断线。

2.改变参数,检查分线角度是否在310-315。